吴亚男上将多高,吴亚男上将军衔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军力量薄弱且处在流动作战状态,军政系统没有很好的划分。直到1954年9月新中国国防部成立,这也是人民解放军进入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第一批国防部领导成员除部长彭德怀元帅外,另有四位大将、两位上将和一位中将担任副部长。那么这些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防部领导班子的成员,他们身上都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宣告了人民军队的诞生。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我军力量薄弱且处在流动作战状态,军政系统没有很好的划分。
直到1954年9月新中国国防部成立,这也是人民解放军进入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中国第一批国防部领导成员除部长彭德怀元帅外,另有四位大将、两位上将和一位中将担任副部长。
那么这些有幸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国防部领导班子的成员,他们身上都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
人民军队开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政府职能完善成立国防部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基本上都有国防部、或功能相近的部门,而中国的国防部直到1954年9月才正式成立。许多人都把国防部看成是某个国家的最高军事部门,事实上没有分清军政、军令和建设军队的职能区别。
从南昌起义开始我党建立了党的领导军队的绝对原则,因此无论是在红军时代,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和下设的前敌委员会,一直是我军作战的最高指挥体系。
那一时期我军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往往是由军队派出政工干部来担任行政干部,而地方政府也必须无条件的为军事行动提供人员和后勤等需要。
同时由于我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政权,所以长期存在军政合一的行政体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政府组织体系尚不完备,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时的政府领导机构叫做政务院,而政务院却并没有国防部这一机构。
同时在中央军委之外还有一个国防委员会,显然这仍然是一种战时体制状态。到了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大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后政务院正式更名为国务院,同时我军结束抗美援朝之后进入了长期的建设阶段。
这样在中央政府转入以民生为主之后,就需要在政府之内设置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由政府承担的军事方面的基本职能;比如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人民武装力量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
1954年9月经毛主席批准,新中国国防部正式挂牌成立。早期国防部的权力过大,几乎成了中央军委的对外称呼。甚至中央军委的许多命令道以国防部的名义下发,因此第一代国防部领导人员就显得特别耀眼。
彭德怀元帅战功卓越,是国防部长的唯一人选
在决定新中国首位国防部长人选时,毛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几乎第一时间都选定了彭德怀。彭德怀生于1898年,曾经在湘军中作过下级军官。
1928年国民党背叛革命之后,他与我党代表滕代远等人联合发动了平江起义[1];国民党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整体变身成为红五军。虽然经历了一定损失但终于上了井冈山,之后发展壮大成了红军第二主力—红三军团。
在我军的发展历程当中虽然彭德怀不属于朱毛红军的核心成员,但是其很快就依靠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我军的二号首长。
虽然林彪参加过南昌起义,24岁就成为了红一军团长。但是当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后,却是由彭德怀担任方面军副总司令。
虽然彭德怀在十大元帅当中入党时间最晚,但是早在1936年他就已经成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在党内领导地位仅次于朱德元帅。
彭德怀不但长期居于高位,而且他也是我军中少有的具备超大兵团指挥能力的领导人。
虽然朱德一直是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和一号首长,但是其亲自指挥战斗的最大规模不过红四军时期的1万多人。而彭德怀不但在长征时期负责指挥红一方面军,而且在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时亲自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20万人整体行动。
虽然在解放战争中考虑到战场客观形势,彭德怀以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身份兼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其指挥军队规模长期不到10万。但是当1950年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彭德怀又成为了唯一人选。
即使抛弃其它将帅的个人原因,在当时我军中有能力、有资格指挥所有军事集团超过百万大军的也只有彭德怀一人。
在长达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先后投入240万人,最多在朝鲜半岛保持着135万军队的规模。虽然邓华等人也曾经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但大规模运动战阶段都是在彭德怀担任司令员时发生的。
因此在1954年除彭德怀,其它人论资历和能力都不足以担任国防部长。而且在第一届国防部领导班子中只有彭德怀一名元帅,最合理的解释是其他元帅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已经为其安排好了其他领域的工作。
彭德怀担任五年国防部长期间,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当时中苏关系“一边倒”的大背景下,彭德怀坚持原则屡次抗议苏联顾问的无礼行为。
虽然我国早期的国防部工作出现过一些曲折,但是就彭德怀个人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最合格国防部长。
四位大将副部长,个个都有非凡经历和功勋
由于早期国防务权力过重,所以为彭德怀配备了七个副部长充当助手。1955年全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黄克诚、萧劲光、谭政和王树声四人被评为仅次于元帅的大将军衔。
和十大元帅相比我军十大大将长期宣传不到位,而且其担任的职位往往经常发生大的变动。
但1954年这四位大将能够被选为国防部副部长,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说黄克诚大将。黄克诚生于1902年,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他建国前主要从事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
1952年黄克诚调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1954年任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在党内以刚直正派著,屡次在重要问题上提出真知酌见。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他:黄克诚这个人爱提意见,从支部到中央他都提。他的许多意见是正确的。
而黄克诚能够成为第一副部长除了职务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红军时代同彭德怀的紧密配合有关。当彭德怀所部发展壮大之后,黄克诚就以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做其助手。
虽然由于身体原因晚年高度近视,甚至被揶揄为“黄瞎子”;但是黄克诚当年也是如彭德怀一样的猛将。
1929年红军攻击江西修水县城,攻城部队一度被阻拦在城墙之下。关键时刻黄克诚居然不顾指挥员的身份亲自提大刀率部奋勇冲杀,让其他人都对其大加赞赏。
虽然黄克诚一直同彭德怀工作上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他也并不是处处维护彭德怀。
1932年当时的中央军委提议进攻长沙城,彭德怀也认为攻打长沙有把握;但是黄克诚却从实际出发,对中央的意见持反对意见。
果然进攻长沙遭遇了比想象中更大的困难,为了避免红军遭受更严重的损失,黄克诚战场抗命下令部队主动撤离长沙。之后彭德怀还因此指责过黄克诚不应该临阵脱逃,黄克诚则毫不客气地指出彭德怀的错误。
彭德怀因此对人说:“都说我的骨头硬,我看黄克诚的骨头比我还硬十倍。”即使在建国之后黄克诚与彭德怀在工作上合作之外,也经常在重要问题上据理力争。
黄克诚在回忆那段岁月时,不无遗憾地说当时能跟彭德怀吵架的只有他。
另一位国防部长是萧劲光大将。他出生于190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位海军司令员[2]。在红军时代他曾经留学于苏联列宁格勒军政学院,可以说是我军中少有的接触过海军技术的高级将领。
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萧劲光服从组织安排没有上前线杀鬼子。而是担任起了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
虽然日军主要在山西活动,可也多次妄图进犯陕甘宁边区。因此萧劲光带领战士们严守河防,为保卫陕甘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0年随着新中国海军的成立,萧劲光成为了司令员并一直担任该职务到1980年,以至于毛主席都说萧劲光是终身海军。
萧劲光作为国防部副部长,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在建设海军上。因此后来无论谁当国防部长,都没有影响扮演其相应的角色。
第三位国防部副部长是谭政大将。他生于1906年。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一个月后入党且终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虽然在我军的战史当中对其指挥作战着墨不多,但这并不能否认他是个非常有名的政工干部。毛主席所确定的党指挥枪原则,需要一套制度和工作细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
谭政为红军早期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毛主席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时期的第一任秘书,红军借老百姓东西要还、“打收条”预留凭证就是谭政首创的。
毛主席曾经说:谭政——“谈政”,这是对谭政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对当前党的政治工作者也是一种鞭策和启迪[3]。
1944年谭政所著《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最重要的军内政治理论成果,可以说是我军后来打败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思想武器。
1954年时谭政担任着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掌握着人民解放军最高人事大权,因此由他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也是实至名归的。
第四位王树声大将和其他三位不同,他同彭德怀在红军时代几乎没有交集。王树声生于1905年,于1927年参加了黄麻暴动。之后在苏区屡建战功,长征时期成为了红31军军长。
在打通国际交通线时遭遇惨重损失的红军西征中,徐向前和王树声是自行返回陕甘宁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树声也是我军中难得的战将,建国后担任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其在1955年成为了原红四方面军中唯一的大将,对其能力的肯定。
上将与中将同样功勋卓越,继往开来国防部职能已经发生变化
除去四名大将之外,排名第五的国防部副部长是萧克上将。
萧克生于1907年,在红军时代的履历即使同十大元帅相比都并不逊色。
当贺龙元帅成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时,萧克成为了副总指挥;贺龙担任120师师长时,萧克为副师长。因此很多人认为萧克在1955年被评为上将是有些偏低。
1954年萧克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而在和平时期组织军队训练正是国防部的重要职责,因此他成为国防部副部长也是理所应当的。
第六位副部长李达上将,注意他和我党一大代表李达不是一个人。
李达出生于1905年,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任红军独立第1师参谋长,自此长期担任着参谋长的角色,这在我军高级将领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尤其在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之后,同刘、邓首长在一起先后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等。
1954年李达担任着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同时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而在我军的七位国防部副部长中只有李达是真正的参谋长出身,可以说满足了职务上的多元化需求。
第七位国防部副部长是廖汉生中将,他是贺龙元帅的亲外甥。
为什么会让只被评为中将军衔的廖汉生为国防部副部长,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年双方在陕北战场的合作。
1947年胡宗南大举进攻陕北之时,中央军委被迫将陕甘宁的部队编为西北野战兵团、后为西北野战军,廖汉生成为了一纵司令员。可以说在西北战场彭德怀能够指挥我军屡次以弱胜强,廖汉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曾经因误会同彭德怀吵架,弄清原因后就一直同彭德怀合作顺利。因此当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部长之后,就想到由廖汉生来做自己的副手。
1959年彭德怀因故离开了国防部长的位置,同一时期黄克诚、萧克和李达也调往它职。
林彪成为新一任国防部长,除谭政、萧劲光、王树声和廖汉生留任外,国防部副部长又增加了总参谋长罗瑞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栗裕、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陈赓、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直到1982年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不再行使“军委对外的名称”故其职能和编制都大幅缩减。如今的国防部只负责军事外交、兵役、国防教育等工作,除国防部长外已经没有副部长这一职务了。
参考文献
[1] 彭德怀著.《彭德怀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58-159页
[2] 《萧劲光传》编写组.《萧劲光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5月1日
[3] 揭秘:毛泽东是如何评价十大将帅的?(组图).宁夏电视台.2016-08-06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11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