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金部,汉字解象(106)术字家族
前一篇讨论述与术,这一篇对以术主声的字族做个介绍。术,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很抽象的符号,从又从八,经手梳理,分列有序。这是术的核心思想。比较一下朩(pìn)字,从屮从八,双朩为林(fèi),即麻字。朩是把麻皮剥下来。术则是把块状根茎剥下来。前一字形取自金文述字,去除辵留下的术,上方比甲骨文多了两个点;后一字形为小篆,保留了一个点,演化成而今的术字
前一篇讨论述与术,这一篇对以术主声的字族做个介绍。
术,甲骨文字形。是一个很抽象的符号,从又从八,经手梳理,分列有序。这是术的核心思想。
比较一下朩(pìn)字,从屮从八,双朩为林(fèi),即麻字。朩是把麻皮剥下来。术则是把块状根茎剥下来。
前一字形取自金文述字,去除辵留下的术,上方比甲骨文多了两个点;后一字形为小篆,保留了一个点,演化成而今的术字。这个点描绘的就是块状根茎。
于是就形成了术字的诸多意义端:块状根茎,密实,有黏性;剥离梳理;分流归整;要按路数删繁就简,有套路讲方法。
在特别讲究变通的文化中,术有广泛的适应性:
道术 法术 仁术 巫术
魔术 幻术 化术 玄术
权术 谋术 诡术 心术
妖术 蛊术 诈术 骗术
说文未收录术字,却有以术为构件的多个字:
《卷一·艸部》蒁,艸也。从艸述声。食聿切。
《卷二·草部》囗(艹+术):山蓟也。从草术声。直律切。
《卷三·辵部》述:循也。从辵术声。食聿切。
《行部》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食聿切。
《卷四·言部》訹:诱也。从言术声。思律切。
《卷八·禾部》秫: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食聿切。
《疒部》?:狂走也。从疒术声。读若欻。食聿切。
《卷十一·心部》怵:恐也。从心术声。丑律切。
《卷十二·水部》沭:水。出青州浸。从水术声。食聿切。
《卷十四·风部》囗(风+术):小风也。从风术声。翾聿切。
《卷十五·金部》鉥:綦针也。从金术声。食聿切。
说文标音,一律都是术声,但是,术的读音并非唯一,反切标注为食聿切:秫(shú)述、術、蒁、?、沭、鉥(shù)。另外:怵(chù)丑律切,訹 (xù)思律切,囗(风+术)(xuè)翾聿切,囗(艹+术)(zhú)直律切。
术声表示术裹挟着意义进入这个字,主导着这个字的意义,那么,这些读音分别携带着怎样的意思进入的呢?
囗(艹+术)(zhú),术有白术、苍术、于术、淅术、吴术、片术等,草本植物,把结节状根状茎剥离,正是从又从八的构形。
蒁(shú),草名,姜科植物。跟苍术一样有结节状根状茎。
秫(shù),说文引白术的黏性到禾中,称之为稷之黏者。
囗(艹+术)、蒁、秫三个字都跟结节状根状茎有关,但是却有三个读音。
(shù)声的字比较多:
沭,水名,又名沭河,原为入淮大河泗河的支流,术声把分流意引进来。
鉥,綦针,古代缝制衣帛的长针。《灵枢·九针论》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指长针仿自此针。九针以长圆大毫这些外形来命名,术则以刺的功能来说事。
述,金文字形从彳从止术声,与之相近的还有術字,从行术声,邑中道也。术声指点人们:在都城中的街道上行走,如同迷宫探路。
?:狂走也。精神分裂。
囗(风+术)(xuè),风如术,微风拂面,分流而过,徐徐,习习,音近。
訹(xù),从言,话术,说话讲究套路,言语富有黏性,有诱惑力。
怵(chù),恐也,心理裂变,怵目惊心!
大而言之,术声把意义带进来没有错,但是细微而论,据音索义似乎并不顺畅,是细微之别不可穷究,还是这些声音并无区别,原本就是同一个读音?
字音源于语音大约不会错,那么语音何来?也许这是不能尽解的问题。退一步说,不同的语音为什么用同一个字?相同的语音为什么用不同的字?
字音和语音的问题令人困惑,求教于大方之家。或许某个清晨灵感突发茅塞顿开!
为您链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3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