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岁末年初,南京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南湖记忆”一期项目开街爆红。30年后原址重建的南湖咖啡厅,捧出“艰苦养生搞建设”特调饮品;旧式公交场站、漆着“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国营工厂风围墙、挂着柯达logo的老式照相馆,让人一秒魂穿《人世间》;商贩沿街叫卖桂花酒酿,居民趿着拖鞋在徐家鸭子店门前排队,老街坊们沿街扎堆下棋掼蛋,组成了“这

岁末年初,南京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南湖记忆”一期项目开街爆红。30年后原址重建的南湖咖啡厅,捧出“艰苦养生搞建设”特调饮品;旧式公交场站、漆着“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国营工厂风围墙、挂着柯达logo的老式照相馆,让人一秒魂穿《人世间》;商贩沿街叫卖桂花酒酿,居民趿着拖鞋在徐家鸭子店门前排队,老街坊们沿街扎堆下棋掼蛋,组成了“这里”特有的市井日常……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南湖记忆”刷屏背后,有特定城市空间与年代记忆的精心铆合。一位熟稔南京城市史的同事告诉记者,历史上,南湖是南京城和长江之间的过渡地带,直到改革开放前,南湖聚集的主要是种菜为生的郊区农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解决返城知青的居住问题,这里诞生了包含278幢住宅楼的巨型社区南湖新村,规模全国罕见。人的聚集,催生了南湖迷人的烟火气。“南湖小吃店很多,多少年来我们经常去,张记老卤面、皮肚面、肥肠面、胖子砂锅、炸鸡腿、层层酥烧饼……几乎每种美食都能在南湖找到它的代表。想想也正常:能在南湖开下去的店,做的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得时刻接受熟脸儿街坊的检验。”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周末,对照小红书、生活号的种草文案,市民、游客从城市各个角落涌来。午后,南湖咖啡厅一座难求;天气晴好时,街口处专为拍照打卡设计的巨幅墙绘,乘着流量之船飞往社交媒体云端。 而“南湖记忆”的意义,当然远不止于怀旧。 在南湖,我们能看到城市更新的美学思考。缤纷的店招,大面积运用橙色的墙绘,和工厂风的创意街区在外立面和钢架上刷涂的橘红、砖红、明黄,不断地与灰暗的环境色产生对冲,形成张力与节奏,增添跃动和生机。拉开距离的陌生化视角,让人们习焉不察的集中居住区得以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忆符号,获得美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再观照。

在南湖,“以存量创造增量”的思路逻辑清晰彰显。南京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包容青年集聚碰撞的西祠胡同街区,伸展着强劲生命,无疑是南湖的一道活力风景。今年1月15日,“南湖记忆生活节”暨“南湖记忆”二期开街仪式拉开帷幕,一头连着80年代风情,一头连着新消费。可见怀旧并非目的,而是撬动城市记忆与未来发展的有效支点。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在南湖,我们品尝着生活的本真滋味,看见了时代大潮里“日子”的永恒如常,也理解了社会学家口中“附近”的力量。 南湖没有大体量的建筑、宽尺度的街道,市井生活也没有隐藏在玻璃幕墙背后。这里有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的畅通微循环,有吸引人驻足停留或逛喝逛吃的步履节点,有老街坊们自发营造的社交场地,有老小区里精心整理出的健身空间,有毫不伪饰的人间烟火。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对那些习惯了写字楼办公、远距离通勤和互联网生存的人群来说,抽空到南湖走一走,带来的是别样的治愈:它在某一个瞬间克服了都市生活的悬浮感,让时间重新恢复真实的流动。 因此,今天的南湖,是“这一个”南湖,也是隐喻意义上的都市版“向往的生活”。 站在这样的角度上看城市更新,会发现它的一重目的在于,尊重和保护那些没有被现代性力量“格式化”的生活。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在南京城市更新的另一个样本小西湖,服务老街坊的简易理发店、小卖部、生着炉子煮旺鸡蛋的小店面有其生存之道,它们可能已经开了二十年,还将继续生长下去。而就在都市漫游者举起手机的“拍拍拍”里,原住民泰然自若地停下自行车,推开临街的家门……主动的“边界开放”,半敞开式的生活姿态,让大城市多了一分人情的气息。 可见,现代化不是加速地生长,加速地消灭过去,它正在尊重各处的“时区”,保护城市里的不同“生态圈”。

南京南湖,从“南湖记忆”爆红,看“附近”的力量

频频登上头条的小西湖、南湖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借助互联网的网红化出圈,会不会带来当地的空心化?青年市民纷至沓来,老年人的“在地”交往能不能得到更好保障?公厕、就餐环境等“里子”,如何不辜负人们的热情奔赴?更遑论任何一个老城区都面临的新活力、新引擎不足的难题。

尽管如此,小西湖、南湖及其生活样态的“重新被看见”,对南京这座城市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下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消灭细节,我们的每一次“一键下单”,都在以“即刻”摧毁“附近”的生长。许多人于是开启了最小单元的生活实践,比如都市青年曹柠透过播客分享他下班路上步行回家的所见所感,这是他确证自己“在这里”“在此刻”的执拗方式。

但愿未来,城市能拥有更多的“南湖”“小西湖”,人们也愿意花更多时间,找寻“附近”的乐趣。当城市变得可触可感,可漫步可阅读可赏味,她就有了足够的能量、向心力,支撑起大地上的安居和奔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nshangmeitousu@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32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