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这家助贷宣布定价24%起,多家消金公司接入
来源|镭射财经&产业科技为增强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并实现资产收益的正增长,今年初以来,中小助贷平台纷纷转向高定价模式,这一趋势甚至逐步影响到一些大型助贷平台。随着高定价资产在行业内再次流行,平台也不再羞于直接对外展示24%及以上的定价标准。相关资金方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宽松,因为他们需要维持一定的投入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成本。业内人士表示,
来源 | 镭射财经&产业科技
为增强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并实现资产收益的正增长,今年初以来,中小助贷平台纷纷转向高定价模式,这一趋势甚至逐步影响到一些大型助贷平台。
随着高定价资产在行业内再次流行,平台也不再羞于直接对外展示24%及以上的定价标准。相关资金方的态度也开始变得宽松,因为他们需要维持一定的投入规模和相对稳定的固定收益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高定价的回潮源于机构与平台之间的互相促进,大家近年来都默默地避免讨论具体模式。“‘不提及、保持低调’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平台披露:利率从24%起
过去,助贷平台在推广时往往显示贷款利率低至个位数,10%以上的情况极为罕见,如今已有平台公开了高定价的策略。镭射财经注意到,微店旗下的消费分期产品“放心花”在其营销页面上,直接标明“最高额度5万元,日利率低至0.067%,1000元借1天最低利息为0.67元”。
根据年化利率的换算(每日利率×365),微店放心花的年化定价大约为24.455%。如此“自曝”高定价,使微店显得相当坦诚,那么,这些高定价资产背后的资金方又是谁呢?
根据微店放心花的产品信息,合作的主要消金公司包括马上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和小米消费金融。在与放心花的合作协议中,贷款合同规定的利率均在24%以下。一般而言,行业内24%+的部分多通过担保费、服务费等方式来实现。
作为电商背景的助贷平台,微店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微店品牌主体是北京口袋时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法定代表人为王珂,其中股东包括小米的雷军(持股0.5%)。微店曾经凭借微信生态,快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和商户。
在2014年前后,微店在短短九个月内就覆盖了172个国家,吸引了超过1200万家店铺入驻,月独立访客达到8300万,成交额更是突破150亿。
随着社交电商竞争加剧,微店的市场地位有所下降,但之前积累的流量依然为其提供了多条盈利渠道。2019年前后,微店开始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实现金融流量的变现。
从消费分期到现金贷款,再到助贷,微店的消费金融业务框架逐渐完备。目前,其助贷业务涵盖商城分期、现金分期和经营贷款,主打产品包括放心花和安心借。尽管助贷业务规模不大,但微店在消费场景和真实流量方面具备优势,因此与多家消金公司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
微店的助贷合作模式揭示出当前消金公司向部分中小助贷平台投放24%-36%的高定价资产。这些提供高定价的助贷平台拥有一定的消费场景和流量沉淀,但由于目标客户群体相对下沉,只能采用高定价来覆盖潜在的高风险业务。
高定价资产的再度崛起
无论是消金公司还是中小助贷平台,高定价资产复苏的趋势已愈发明显。对消金公司来说,尽管仍受监管定价指导的制约,除了自营业务之外,平台助贷业务也开始逐渐向24%-36%的区间扩展,并加大了投放力度。
实际上,推出36%的高定价资产也是消金公司的无奈选择。由于助贷平台对优质客户的需求逐渐增加,导致这些客户在银行端受到层层筛选,结果使得36%的下沉资产重新回归到机构和平台的视野之中。
对于中小助???平台来说,转型为高定价资产不仅是行业风险因素的决定,也是其自身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转型原因复杂且充满无奈,而未来的转型前景也面临合规压力。
首先,24%低定价资产的盈利空间非常有限,安全垫也十分薄弱。2023年开始,围绕24%以内资产的风险逐渐上升,许多中小助贷平台发现其最终的风险表现与高定价资产差距不大,盈利空间也极其有限(约为1%以下)。特别是在2023年下半年,各类放款批次出现了几个月的亏损。
其次,助贷高定价资产背后,不仅有中小助贷平台的主动追求,还包含地方银行和消金公司的资金支持。在利润下滑的压力下,中小平台首先想到的是生存,纷纷向高定价转型。同时,由于资产供给短缺,地方银行和消金公司也对这类资产进行资金支持,以应对规模和盈利的双重压力。
最后,行业默认的高定价模式并不一定符合合规要求,合规压力仍然存在。近年来,助贷行业中的IRR36%高定价资产已普遍缩减,如今高定价资产重新回归时,市场上对这类资产的监管压力依然未减。
尤其是互联网贷款和助贷业务的规范引导在持续进行,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始终是贯穿全流程的重要目标,未来助贷高定价业务模式仍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4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