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网贷”露头必打

原标题:坚决打击“黑网贷”现象息费不透明、借款成本过高、个人信息泄漏、过度负债……近期,多地有关部门对群众在网络贷款中遇到的问题发布了风险提示。近年来,网络贷款因其广泛的市场营销、便捷的操作流程等特点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平台通过虚假

原标题:坚决打击“黑网贷”现象

息费不透明、借款成本过高、个人信息泄漏、过度负债……近期,多地有关部门对群众在网络贷款中遇到的问题发布了风险提示。

近年来,网络贷款因其广泛的市场营销、便捷的操作流程等特点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平台通过虚假广告和各种手段吸引用户,有的受害者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后就被迫贷款;另一方面,借款的实际成本极高,各类服务费、中介费以及保证金等名目繁多,导致真实的借款费用远超合理水平。此外,还有暴力催收的潜在威胁,用户即使想要退款,也可能面临电话骚扰和短信轰炸的压力。有报道称,部分用户在网贷平台查询额度后意外背负债务,甚至在到账2000元的情况下,7天后需偿还3000元。

这些未经金融监管机构批准的网络贷款,以高利率、不透明收费和暴力催收为特征,属于典型的高利贷性质的“黑网贷”。它们不仅变相提高了用户的借款成本,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诱导用户产生过度借贷,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金融和社会秩序。今年4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一个犯罪团伙向超过3.3万名客户提供近9500万元贷款,并从2.7万名客户处收回约1亿元的贷款。

鉴于此前备受诟病的“套路贷”,公众对加强网络贷款监管的呼声愈发强烈。对此,监管部门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大打击“黑网贷”的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个月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宣传及客户信息使用等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禁止捆绑销售、附加不合理条件,以及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催收,传达出强有力的监管信号。

此外,许多用户对越来越多APP热衷于向他们“借钱”表示反感。虽然这是一种重要的客户获取和流量变现方式,但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相关责任也随之增加。因此,平台需要强化自我管理,不得随意为贷款应用提供推广服务。同时,各大应用商店也应持续加强对贷款APP和小程序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下架处理。此外,对于一些专家提到的“增加合法借贷资源供给”、“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年轻人更方便地获得金融支持”等建议,相关部门也应认真对待并进行科学评估。(陆夷)

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nshangmeitousu@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4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