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消费金融起诉自媒体?自身合规状况如何?

近期,海尔消费金融对自媒体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和赔偿。关于自媒体提及的海尔消费金融的信息,由于时间较久,我不再详细阐述,今天主要谈谈海尔消费金融这家公司的情况。首先,介绍几篇官媒对海尔消费金融的报道:2024年5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发布了一篇题为“暴力催收骂用户‘穷种’?涉及海尔消费金融等企业”的文章。根据记者调查,

近期,海尔消费金融对自媒体提起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和赔偿。关于自媒体提及的海尔消费金融的信息,由于时间较久,我不再详细阐述,今天主要谈谈海尔消费金融这家公司的情况。

首先,介绍几篇官媒对海尔消费金融的报道:

2024年5月7日,中国消费者报发布了一篇题为“暴力催收骂用户‘穷种’?涉及海尔消费金融等企业”的文章。根据记者调查,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在催收方面存在问题,引发了大量消费者投诉。消费者陈女士透露,她向海尔消费金融借款1.8万元,分12期还款,已偿还8期,但因第9期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却被拒绝。逾期后,她每天接到超过20个催收电话和短信,导致她失去工作,家庭矛盾加剧。

《中国消费者报》的权威性值得一提,该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并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是全国性的权威媒体。

那么,海尔是否真的存在暴力催收的问题呢?从黑猫投诉网站可以看出,有些公司公关人员认为大部分投诉属于灰色产业。然而,作为曾从事催收工作的我认为,这些投诉中所反映的问题相对轻微。真正的催收过程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近期,海尔消费金融在黑猫投诉上的投诉数量达到320条,具体投诉内容可以自行查看。

今天重点讨论海尔消费金融收取贷款会员费的问题。这类收费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并不常见,而海尔便是其中之一。南方都市报4月11日报道称,海尔旗下的“海尔够花”及其他平台如“58好借”被指未开通会员便不给予贷款额度,且会员服务入口隐蔽,通过弹窗提示用户开通会员,以获取优先放款、提额机会等特权。记者实验发现,不选择开通会员的用户在额度审批中被拒绝,并推介其他借贷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经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向借款人收取任何形式的会员费或服务费,强调应遵循透明和公平的原则。海尔消费金融的做法是否符合监管要求,以及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消费者使用此类服务时,需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费用详情,并有权质疑不合理收费,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监管机构的监督对于促进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企业采取法律手段对抗媒体报道这一行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确实复杂且敏感。作为在该行业有十余年经验的人士,我深知许多公司都面临合规性挑战,包括贷款利率、催收方式等。这些灰色地带并非只有海尔存在,很多公司也有类似问题,只是“灭火”的成本不同。

关于媒体的报道,影响力较大的媒体一般不会造谣,报道的多是真实情况,只是企业不愿意自己的短处被曝光。从长远来看,企业应加强自我监管,提高透明度,积极拥抱合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nshangmeitousu@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4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