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作者:罗永平南京,“金陵”也。笔者生于金陵,长于金陵,习武金陵,混迹金陵武林江湖数十年,深爱其秀、其俊、其威、其壮、其武林。这金陵是:六朝古都,十里秦淮,长江环绕,龙盘虎踞,自古人文荟萃,武林集聚。历史上武林名人较多,较近的如清代甘凤池、甘大侠。甘凤池要说这甘凤池,那是赫赫有名。他金陵人士,生卒不详,清代著名武术

作者:罗永平

南京,“金陵”也。

笔者生于金陵,长于金陵,习武金陵,混迹金陵武林江湖数十年,深爱其秀、其俊、其威、其壮、其武林。

这金陵是:六朝古都,十里秦淮,长江环绕,龙盘虎踞,自古人文荟萃,武林集聚。历史上武林名人较多,较近的如清代甘凤池、甘大侠。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甘凤池

要说这甘凤池,那是赫赫有名。他金陵人士,生卒不详,清代著名武术家,系江南武林领袖级人物。其先拜黄百家为师、后投一念和尚门下并随其起事反清复明。他精内外拳法,善导引之术,故事很多,传说奇妙,江湖人称“江南大侠”,著有《花拳总讲法》等。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中为独臂神尼七徒弟、吕四娘师兄、“江南八侠”之一。据说后又因违反汉人不可聚众习武之禁令,被疑有反清复明之嫌,遭江浙总督李卫带兵追捕,后隐居江浙多地。清人王友亮著有《甘凤池小传》一书。现在南京仍有甘凤池拳术流传。2016年“金陵甘凤池武术”被评为南京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金陵区域的武术包括太极拳的发展,不可不说民国间中央国术馆的成立和1964年陈照奎南下南京开班授拳。

清末民初,虽然封建王朝被推翻,民国建立,但国力贫困,国气

衰弱,社会呼吁以千年传承的中国武术来提振民族精、气、神。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后,当时的社会贤达和一些军政要员不断提议成立国术机构,传承千年国术,培养国术精英,振奋国人精神。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张之江/李景林

当时由立法委员、西北军将领张之江(1881-1965年)、东北军将领李景林(1885-1934)向立法院建议,创建中央国术馆,全称为“国民政府直属国立南京中央国术(研修)馆”,简称“央馆”,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林森等人的支持下,于1926年6月下旬在国民政府首府南京西安门头条巷6号开始筹建,1928年6月底宣告成立。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1928年中央国术馆开馆典礼

中央国术馆聘请的都是当时各门派一流的武术家:如,孙禄堂教授形意拳杨澄甫教杨式太极拳,龚润田教吴式太极拳,陈子荣教陈式太极拳,吴俊山和孙玉昆教八卦掌和擒拿,马英图教劈挂拳八极拳,李玉山教燕青拳、太极鞭,孙玉铭教棍术,张本源教查拳等。后因时局动荡,抗战开始,活动停止。1946 年想南京重新开张,但无馆址,缺经费,已无法维持活动,1948年宣告解散。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备案公报》/中央国术馆成立/国民政府批复/1928年3月15日

中央国术馆注重“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学习武术的目的是健身强种,自卫御敌,不能恃武逞强,寻隙斗殴,更不能欺善压弱,在不得已自卫还击时,要适可而止,不可置对手于死地。在练武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学武也要学文,学文化,学科学,要精通武术各项理论和消化各项教材。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题字/国术馆成立/李会宁/武术人士

国术馆的口号是:“强种救国,御侮图存”,所以中央国术馆培养的武术人才,几乎都是术德并重,文武兼修的武林俊杰,如国家体系的吴江平,北京体院张文广,云南省武协主席何福生,复旦大学李锡思,东北师大康绍远,武汉体院温敬铭等。在国术馆先后任教习有孙禄堂、杨澄浦、吴鉴泉等太极拳大师。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第三排左起 / 杨澄浦 / 杨少侯 / 孙禄堂 / 吴鉴泉/中央国术馆先后任教太极拳师

现南京中山东路逸仙桥边的头条巷仍然存在,与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并行。但中央国术馆遗址基本无存,原中央国术馆操场现为“逸仙桥社区”,原国术馆办公区和练功房,现为“头条巷社区”。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武术国考纪念章

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建立是中国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存续期间,不仅振兴了中华武术,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武术人才,成为后来发展武术的骨干。特别是杨澄甫、孙禄堂等教授的太极拳,使南京太极拳的发展方兴未艾。

随着社会的推进,尤其1949年以后,金陵武术代有数人。从首届武术协会会长费隐涛到金陵著名武林人士杨宝庆、时佩文、徐公伟、金一鸣、凌志安、贾老五、马成彪、张长海、徐忠琦、仲炎等等。到了1964年,金陵的太极拳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这一年,陈式太极拳第九代代表人物,人称“太极一人”陈发科之子陈照奎,由徐公伟、张长海做代表邀请至南京开班教授陈式太极拳太极拳一、二路,共教了三期学员。其中涌现出以凌志安、金一鸣、徐公伟、杨杰人、张长海等为代表的诸多太极名家,成为上世纪70-80年代南京太极拳界的前沿翘楚,毓人无数,他们为南京太极拳的发展和繁荣,为太极拳的传承,贡献卓著,影响深远。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陈照奎/前排右四/南京/1964.07

1986年,河南温县吕村人著名陈式太极拳师陈庆州之子陈有芹来南京授拳,使南京有幸目睹尊古太极拳之貌。当时一些中青年人诸如夏正国、齐庆典、王慧芬、徐锡新等随其学拳。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陈有芹/前排左三/南京/1986

1987年,著名陈式太极拳师洪均生弟子,徐州蒋家骏受徐公伟之邀来南京传授陈式洪传太极拳,张虎宝、夏家祥、胡明月、胡春辉等随其学拳。这二次的传拳,培养出了南京一大批太极拳好手,推动了南京太极拳运动进一步蓬勃开展。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徐公伟(后排左五)/ 蒋家骏(后排左六)白鹭洲/ 南京/1987年

如今,南京的陈式、杨式、吴式、孙氏、赵堡等各种流派太极拳百卉千葩,相辉成映,练太极拳成为市民健身活动的主流,各种研究、习练太极拳团体组织相续成立,竞赛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推动了南京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陈式罗架太极拳研究会”的成立,以“三节分家、跌空合出”鲜明的技术特征,和本着“解太极拳精妙技艺,还太极拳本来面目”的理念,将南京太极拳技击水平和太极文化提高至新层面。

「竹园平话-07」金陵太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nshangmeitousu@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