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业故事3分钟分享,农业创业故事 视频
板栗哥赵金福的创业故事作者|宋训林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题记赵金福,临朐县九山镇青杨峪村人,一九七一年出生在一个拥有十口人的大家庭,自幼饱受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目睹家境的苍白,他从小就誓言长大后要摆脱如影随形的贫穷,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一九八八年,高中毕业的他毅然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十七岁就
板栗哥赵金福的创业故事
作者 | 宋训林
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题记
赵金福,临朐县九山镇青杨峪村人,一九七一年出生在一个拥有十口人的大家庭,自幼饱受生活的艰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目睹家境的苍白,他从小就誓言长大后要摆脱如影随形的贫穷,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一九八八年,高中毕业的他毅然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十七岁就跟随村人去砖厂打工,每天十元的工资需要用累死累活去换取,城市的酒红灯绿,富裕的生活,使他心有不甘,半年之后赵金福便回家做起了小买卖——用自行车带着驮篓收酒瓶子,第一次退去本钱净挣了一元六角,虽然本小利薄,但对于一心致富的他,却产生了莫大的动力!……
一九八七年,九山镇政府为摆脱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山区建设运动的高潮………根据青杨峪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该村自古就有些零散的栽板栗的习惯,九山镇党委、政府决定在该流域栽植板栗,待形成规模后在这里建一个板栗基地,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村民,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所以,对政府的倡导持抵触态度,加之当时的板栗收购价格每斤才五毛钱,还不如种粮食收入高,老百姓过怕了穷日子,所以,对种植板栗抵触较大,有的农户挖了穴后为应付政府的号召,将栗子树苗的根剪掉,在地里按标准插上板栗树枝,以达到种粮食的目的……
一九九零年冬季的一天,赵金福从山上挖穴回家,在村口碰到两个来青杨峪收栗子的河北迁西的老板,经过交谈他们被赵金福朴实的言行所折服,决定让他为其代收板栗,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就这样,在赵金福的努力下,当年青杨峪板栗收购价格从每斤零点五元一下涨到了三元,村民收入翻了六倍,赵金福也因此获得代办费两万元,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板栗价格的大幅度提升,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此,政府号召村民栽板栗的棘手问题迎刃而解了。认知的改变大大提高了青杨峪村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在技术、管理、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板栗收购市场的不断扩大,赵金福对板栗的专业知识,市场了解、把握上也得到了丰富的积累。种植户收入的节节提高,周边村民也自发的加入进板栗种植的大军,青杨峪板栗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地域品牌。一九九五年为联系业务方便,赵金福购买了手机和摩托车……被誉为“成功的生意人”。
天有不测风云, 一九九七年,板栗市场“遇冷”,给赵金福的生意增添了不少的“麻烦”。但赵金福依然遵循家父:“宁叫脚受屈,不让鞋走样”的做人原则和“今年竹子来年顺”的生意经。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旧保证了邻里乡亲的利益最大化,高价收购了全村的优质板栗。因没有冷库储存,加之当时行情不好,不能及时出售,他只能用传统的储存方式——用沙子培在阴凉处,直到年底才易手,这时板栗已坏掉大半。年三十才支付完老少爷们的栗子款。
夜已经很深了,赵金福独自坐在昏暗的屋子里,睡意全无,妻子不解的问道∶怎么还不睡觉?赵金福双手一摊:睡得着吗?咱们辛辛苦苦挣的钱全赔进去了!没想到妻子却淡淡的说,“赔就赔了,赔了再挣!该睡觉了。”……看着跟自己风雨同舟的妻子,赵金福这位从小吃苦、受累的汉子,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泪水包含了他对老婆、孩子的愧疚,对兄弟、朋友们的担当,对父老乡亲的敬畏……赵金福一夜未眠。他想:只要自己不倒,就没人把你推倒!第二年赵金福重整旗鼓,继续收购高质量的板栗,开发新市场,拓宽客户来源,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年底结算,喜获纯利十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二零零七年,赵金福被推选为青杨峪村党支部书记,身份的转变,说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板栗的翻倍丰收,卖栗子难的问题成了赵金福心里的头等大事,于是,他北上天津,南下广州,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客户纷至沓来……然而,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个别人趁“求”大于“供”之机,掺假乱真、强买强卖、使农户和客商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为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客户和板栗种植户的利益。二零零九年临朐县九山镇青杨峪板栗合作社挂牌成立(赵金福占股90%,其余两委成员各占股10%),规范了市场秩序……二零一零年,赵金福投资二百五十万元建起了一座两千立方的大型冷风库。将种植户的板栗全部收购储存,板栗价格下跌的风险全部由合作社承担,保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二零一六年七月,在板栗即将上市的前夕,赵金福根据市场走向,审时度势,毅然又投资二百万元建起了第二座冷冻库……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定是一位战略家。二零一六年的岁末,正当赵金福的青杨峪板栗合作社如日中天之时,他没有沉浸在欢乐之中,而是居安思危!他说:要想使企业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永立不败之地,就必须锐意进取,绝不能浅尝辄止。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为此,他力排众议,坚持把板栗深加工,使其成为具有自主产权的商品。因为只有这样,青杨峪板栗合作社才能在商海里走向“深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资金助力,爱心常在,只有这样,才能振兴乡村,逐梦成真……开发新的产品,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他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认识统一后,赵金福带领板栗合作社一班人马,通过镇扶贫办主任王法杰积极协调临朐县扶贫办领导王保利、刘召朋、王兆军、孟云龙等同志,争取三百万元的扶贫资金,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分别建成了一个一千平方米的板栗仁加工车间和一座九百六十立方米的板栗仁速冻冷库……基础设施建成后,赵金福又马不停蹄的着手解决产品技术和产、供、销的问题。面对“三无”,即一没人才,二没技术,三无市场。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寻求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帮助,时任九山镇党委书记张守兵,得知这一情况后,同赵金福一道,组织、协调人员并亲自带队去蒙阴等地考察、学习、掌握板栗仁的深加工技术和储存技术;引入龙凤传媒策划团队;对接刘娜销售管理团队;同心协力开发新基地+产、供、销,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二零一七年十二月,青杨峪板栗产品被山东省林业厅评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
赵金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不曾忘记:当年自己还是小本经营购销板栗的时候,出去要账,连给摩托车加油的钱都没有了,是他的爱人去理发铺给他借了十元钱加油……现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自己作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一定做到致富不忘乡亲,这才是一个共产党员真正价值的体现。尽管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但还是有些父老乡亲因病或其它原因致贫、返贫,赵金福深知他们日子过得不容易,急需帮扶。合作社在资金周转依然紧张的情况下,毅然每年帮扶六十户贫困家庭,除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外还每年每户帮扶资金两千二百元。此举曾受到时任县委书记顾建华的高度评价和赞扬!赵金福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疫情捐款,台风赈灾,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滑翔伞比赛,马拉松运动会等等,几年来,共累计捐款、捐物(板栗仁系列产品)折合人民币达一百多万元。二零一九年,在潍坊市举办的乡村振兴企业评比中全市共有六百多家知名企业参与竞争,赵金福的青杨峪板栗合作社斩获第二名。同年,被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评为省级示范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青杨峪板栗产品的名声远扬,九山镇党委、政府在书记张守兵的带领下,也加大了对青杨峪村的投资力度,为方便村民上山管理、采摘板栗,硬化道路六十公里。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两千三百万元改造水、电、路设施,让青杨峪村民受用终生。如今,村中道路两旁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营造出草绿、花香、天蓝、水清的良好环境。处处彰显出温馨、和谐与幸福……二零一八年,青杨峪村被中国旅游局评为“山东省宜居村庄”。
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不进则退,如今的“临朐县九山镇青杨峪板栗合作社”,在领头羊赵金福的带领下,在新一届九山镇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助力下,正以昂扬的斗志,同心同德,昂首阔步,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宋训林,出生于1957年,临朐县九山镇宋家王庄村人,笔名:龙山之子。高级教师(已退休)。著有散文集《风过留痕》。作品入选《中国教师名典录》。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书法家协会会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1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