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鼠仓,场外期权是怎么发现的
大瓜昨天,微博爆出大瓜,传言有一批基金经理,通过场外期权做“老鼠仓”。被监G带走调查。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几家机构,得到回复是:应该有,但说300人,有点多了。我查了一下,截止7月底,在册的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一共就3095人,如果其中的1/10被查,那就不叫大瓜,应该叫大案要案。因此,我朴素地倾向于没这么多人。不过,8月初至今,易方达、申万菱信、前海联
大瓜
昨天,微博爆出大瓜,传言有一批基金经理,通过场外期权做“老鼠仓”。被监G带走调查。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几家机构,得到回复是:应该有,但说300人,有点多了。
我查了一下,截止7月底, 在册的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一共就3095人,如果其中的1/10被查,那就不叫大瓜,应该叫大案要案。因此,我朴素地倾向于没这么多人。
不过,8月初至今,易方达、申万菱信、前海联合、嘉实、农银汇理、华泰柏瑞等基金,确实有多位基金经理辞职。加上最近大基金、银行、券商圈的反腐风暴,感觉不像空穴来风。
个人感觉,这几个机构的重仓票,短期还是避一避,较好。
给小白科普两个概念:
1.什么叫“老鼠仓”?
搞老鼠仓的人一般手头有两笔钱,一笔是自己的,一笔是公家的,操作上,先用自己的钱低位买入某只股票,接着用公家钱买入同一标的,将股价抬升到一定的位置,再把自己买入的部分出了,赚取价差。
“老鼠仓”和“内幕交易”,都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但也确实充斥于资本市场每个角落,最近火上天际的“国会山股神”,传言就是个中好手,只是做得比较隐蔽,没被抓住而已。
2.为何是场外期权?
正常来说,无论基于什么原因,认为哪只股票会涨,就买那只股票就行了。但这次出事,却出在场外期权。这些专业人士,确实比一般人强,他们选期权做“老鼠仓”,主要三个原因:
1.杠杆更高。股票两融的杠杆2倍不到,而期权的杠杆,可以放大到10倍以上,正股只要涨个20%,期权端就能赚2倍,非常诱人。
2.更加隐蔽。买个股期权的人,名字并不会出现在正股的股东名册中,通过大数据检测,也很难找到关联关系。
3.理论上,期权是一种权利,亏了也就亏了,不像期货,还得补仓或被平仓,所以,失手的风险,相对可控。
既然场外期权很隐蔽,那监管是怎么发现的呢?
和大家讲个小故事。
我的老东家,曾经的一把手,前几年贪污被抓了。这位领导,从基层一步步爬到副B级高位,业务能力非常强,受贿手段也很高明。据后来媒体报道,他的操作手法,大致为:
先找个和自己没血缘关系的人,注册空壳公司A,A又投资了项目公司B。而想向他行贿的人呢,同样会注册空壳公司C,C再投资项目公司D,完成两头布置后,D以入股的名义,投入资金给B,作为启动资金。同时,还有另外的行贿者,会提供优质项目H,B用D投入的钱,投资了项目H,赚取的利润,再分红给了A,这个结构,怎么看都像是合伙做生意,但本质,其实是行贿。
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绕?真实的过程,其实比我说的复杂,听说隔离了10来层。
最后,是怎么暴露的呢?
其实很简单,某个机构的领导被抓了,爆料他也有问题,上面把这位领导请去喝茶,反正你有没有罪,大家心知肚明,自己把过程写出来,争取宽大处理。
金融圈的事,大致都是如此,每次打虎立功的,都是儿子,情妇、司机、中介等某些不知名的小人物。
苍蝇不叮无缝蛋,要想人不知,戒掉贪嗔痴~~
大盘
沪指继续延续横盘整理的走势,3250的压力位,虽然不算重,但我总觉得要直接过去有点难,这周估计的来次回调,把3200,甚至3150踩实了,才能继续往上。
跷跷板方面,新能源今天反弹,轮到芯片开始调整。昨天盘中提醒大家:当市场在看空新能源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哪里有低估的,逻辑成立的方向。
而今天芯片整体被砸。我虽然不是很鼓励大家看短线,但盘面看,芯片感觉也确实没有走完,短线感觉封测估值还行,而且还有些故事可以讲,EDA,我感觉不能追了,性价比一般般。
地产,今天反弹了一把。盘中香港那边传出要免征大陆居民赴港买楼的印花税,把香港本地的地产股拉了起来,联动到这边。不过中午,那边似乎又否认了。
在我个人看来,香港当下主要任务,肯定不是炒地皮,而是要解决通关难题,长期看,香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年轻人的住所问题,同样,也不是炒地皮。而A股这边,像保利、中海这类央企,大家要看清楚,市场在意的,不是什么板块强复苏,而是洗盘之后,民企让出的市场份额。最近好多伙伴问我保利还能不能拿着,我的答案都是:看你有没有耐心,没那么快的。
我在星球写的一小段话:
无论水有多浑,最终决定价值的,依然会是基本面。
——————
长逻辑,点击以下名片【关注】:
逻辑石渔
复盘,点击以下名片【关注】:
石渔说市
讲人性,讲逻辑
仅供个人交流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2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