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网贷平台最后都是要倒闭的
潘小鹏(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眼下社会形势如此,能够赚到的资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凭借自身能力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另一种是依靠胆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目前许多网络借贷平台主要盈利于后者。首先要梳理一下概念,我在这里指的是在线借贷平台,具体指的是为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网络借贷平台。或许有些平台可能会反驳,称他们所赚取的是靠实力挣来的
潘小鹏(金融行业从业人员)
眼下社会形势如此,能够赚到的资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凭借自身能力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另一种是依靠胆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目前许多网络借贷平台主要盈利于后者。
首先要梳理一下概念,我在这里指的是在线借贷平台,具体指的是为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网络借贷平台。或许有些平台可能会反驳,称他们所赚取的是靠实力挣来的收入,这一点我也不否认,实力是肯定存在的。然而眼下的问题在于,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下,持牌金融机构都面临生存困境,仅凭实力是难以为继的。
有多少家网贷平台仅限制在24%以下的贷款利率?即使极少数平台实现真正的24%利率,监管仍致力于降低社会贷款成本。新的民间借贷法规已将利率上限设定为1年期LPR的4倍,替代了以24%和36%为标准的旧规定。若贷款利率限制在16%以内,还剩下多少机构能继续运营?
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且银行开始认识到自身实力的情况下,许多网络借贷平台最终注定会陷入困境。这也解释了为何监管一直强调对商业银行和网贷机构合作进行监督的重要性。
监管部门深知,线上借贷一直都像是在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银行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提供贷款时,多数只是做表面风险管理。既然最终结果可能会是倒闭,那就应该在现阶段控制规模,避免造成系统性风险。若能让大型银行参与并掌控,即使因网贷平台倒闭导致一些小银行倒闭,也仍属可接受范围内。
逃避不了的精神审判
不要轻易否定,我将提出三个问题,只有回答得上的网贷平台才能继续运营。这三个问题包括贷款利率公开、用户隐私保护以及贷后追索措施。
在前文提到过贷款利率的问题,监管可能会将LPR基准利率上限调整为4倍,但目前最高也只有24%,不要尝试使用会员卡或其他复杂操作来规避,这些手段即使对中央电视台都是明摆着的,监管部门怎么会看不懂呢?
只有极少数网贷平台能够真正实现24%的标准,这时候就需要关注第二个问题了:它们是否妥善保护借款人信息,是否将超过24%的流量引导至小型P2P平台?还有没有放弃36%的资产份额,虽然表面看是进行资金导流,但实际上却是利用马甲账户进行内部操作。监管方面还有一项“断直连”的法规尚未出台。所谓“断直连”最初在支付行业兴起,指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取消直接联系,转而接入网联或银联系统。在个人信息领域,“断直连”意味着网络平台在开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时,不得直接传递用户授权获取的个人数据给金融机构。这一举措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其被滥用、过度收集或泄露。这也使得网贷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变革。时下,大多数网贷平台选择保持沉默,对相关议题不愿多谈,能够通过“断直连”验证的平台寥寥可数。此外,网贷平台之间的拒绝或导流存在明显违规行为,即使客户已经授权,也属于侵犯个人信息保护的违规范围。若无授权,则更是违法行为。如今,即便在这种数据违规的市场盛行下,若事后认真追查起来,也必然会导致平台破产倒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通过挑战者的考验的已是稀有之人。除了那些垄断着流量的平台,几乎没有其他机构能够顺利渡过这两大难关。然而,最后一道难题依然悬而未决——也就是追讨欠款与处理投诉,因为在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中,谁都难以逃避。商业银行的逾期率在暗自蔓延,而网贷平台并非受权金融机构,它们难以像持牌机构那样隐藏不法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唯有靠自身实力来进行催收,但监管机构又对此进行了严格规范。在这最后的阶段,前端虚假收费和客户信息泄震将会被曝光无遗,没有漏洞的地方也会受到关注。随着监管对反向催收的加强,最终受益的是那些合规运营的商业银行和极少数正规的网贷平台。若认为监管会庇护高息贷款和数据交易,那实在是太天真了。所有夸夸其谈的言论最终都将在催收环节寸步难行。
最终的稻草
合法机构主动开设实际经营以争夺顾客。
对于那些成功规避高利贷陷阱,巧妙规避信息泄露风险并顺利绕过追债骚扰的网络借贷平台用户,恭喜你,你真的是用实力赚到钱了。不过,参与该行业的人自己心里明白自家处境。
尽管情况如此,商业银行仍未到尽头。一些领先的股份制银行已经开始积极争夺客户,加剧了资产荒局面,网贷平台逼迫银行陷入困境。网贷平台转嫁合规改造等成本给银行,导致银行在网贷平台盈利有限,监管部门不支持,银行被迫寻求资产。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银行考虑听取监管建议,从现有客户开始争夺与网贷平台的合作关系。当持牌机构和中间商纷纷争夺客户时,最终可能会彻底击垮网贷平台这种商业模式。
随着经济形势恶化开始,网贷平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监管审查、司法干预以及商业模式调整。这些因素将导致许多平台无法继续运营,陷入亏损甚至倒闭的境地。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平台的倒闭往往会引发其他平台相继倒下,加速资金方的撤离。尽管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在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其整体规模有限,银行等其他机构也需保持警惕。在这种局势下,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风险与挑战并存。(以上均为原创观点,不代表任何特定立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nshangmei.com/39723.html